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在汉阳区有一处幽静的小院子,这里住着一位年过花甲的老“兵”,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,有着二十五年的军旅生涯,他就是何明传先生。如同这个“闹中取静”的庭院一般,这位曾在武汉经济开发区政法委担任过重要职位的老党员,在裹挟着种种思想与诱惑的时代洪流中,始终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
2024年3月7日,华中师范大学生命关怀服务团队慕名来到了何明传先生的家中,展开了深度交谈。访谈过程中何先生神采奕奕,对革命历史如数家珍,他的精神也深深的触动了生命关怀服务团队的每一位成员,成为新时代青年的榜样力量,激励着我们恪守初心,笃行致远。
何明传,湖北洪湖人,1976年12月从洪湖应征入伍,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。曾担任过干事、指导员、教导员、团政治处主任、副政委等职。2002年转业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,先后在区公安局、政法委综治办工作,2018年1月退休(正处级),现居武汉市汉阳区。以下是他的口述。
何明传
20天完成扩编,整军待发
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,我一直跟随团指挥所,担负团政治处内部工作协调、安全管理和战场情报的收集整理及战地快报的编写等工作。时任政治处主任李传才(湖南长沙人)的警卫员黄祥金,转业后在洪湖市民政局工作。
1978年是我当兵的第二年,那时已经是团政治处的一名排职干部。记得当年广播电台、电视、报纸报道广西、云南边境我军民经常遭到越军炮火的袭击和骚扰,严重影响边民的正常生活和劳作。按照当时军委副主席的话说:“要教训教训这个小兄弟了。”12月上旬,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,部队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,出差和探亲休假在外的人员迅速归队。128师由乙种编制调整为甲种编制,我所在的炮兵团由三个营扩编为四个营,仅用20天时间将缺编的人员和武器装备调整、补充到位。12月30日从驻地河南登封出发,在密县火车站乘专列开往广西扶绥县左江边驻扎,开展战前动员和训练。针对部队刚调整的人员新、装备老旧、越南地形复杂,以及我军近三十年和平训练、缺少实战经验等特点,采取分阶段、分部门、分层次的组织临战前训练,重点研究战法,特别是步炮协同。经过短短一个半月的学习训练,使干部战士从陌生到熟悉、从不会到会、从怯战到敢战、善战,部队的士气明显提升,参战的激情得到高涨。
战前在左江边训练期间团政治处部分人员合影(照片中第三排右一为何明传先生)
首发命中!无惧生死抢占540高地
我团奉上级命令于2月16日下午开赴广西爱店中越边境线,趁夜暗之际,驾驶员闭灯驾驶车辆,人员左臂扎白色毛巾徒步静默进入指定位置,占领指挥所、炮阵地,迅速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。按照作战计划2月17日凌晨6:30分对越军实施炮火袭击,随着我团指挥员(团长耿清顺)一声令下战斗打响,全团60门火炮瞄准越方长条山540高地正面之敌行齐射,顿时炮声轰隆 、火光四射,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亮光,目标区内瞬间一片火海。经过三天炮火不间断的射击、轰炸,越军在540高地构筑的工事、部署的火力点大部分被摧毁和压制,有生力量死的死、伤的伤、躲的躲、逃的逃。为步兵发起进攻,抢占540高地扫除了障碍,减少了伤亡,为完成战斗任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此次战斗也是我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直面的第一战,极其艰难,因我们刚走出国门进入越南境内,加之越军在边境线构筑的工事及部署的火力点密集,双方打的非常猛烈,死伤也很惨重,但我们最终还是拿下了540高地。首战中,我炮兵团一营一连一班担任试射任务,由于指挥员下达的射击诸元精准、战炮班协同一致、操作稳定,试射首发命中目标,提前完成了试射任务,为炮兵群效力射节省了时间,减少了炮药消耗。战后该班被上级授予“神炮班”荣誉称号并记集体一等功,班长叶世方(洪湖大同人)荣记个人二等功。担任主攻任务的步兵384团的丁化国(湖北崇阳人)、马国民(福建漳州人)在战斗中因机智勇敢,利用手中武器和炸药包摧毁了敌火力点,完成任务出色,分别被中央军委、武汉军区授予全国战斗英雄、二级爆破英雄并记一等功荣誉称号。
对越自卫还击战(来源:网络)
两次“抬炮上山”,掩护步兵强渡奇穷河
战斗进入第二阶段后,战场逐步向越方纵深推进,为发扬火力,炮兵随之向前转移炮阵地。3月3日,127师师长张万年奉命以一个团的兵力,在军炮团和128师炮兵团107火箭炮营的加强下,强渡奇穷河,攻战弥迈山,配合55军攻占凉山南市区的战斗。根据当时敌情和地形,张万年师长决定:以380团加强128师炮兵团107火箭炮营执行主攻任务,在扁福渡口强渡奇穷河,沿担双、班茂攻占弥迈山。战斗发起后,步兵开始渡河,向弥迈山方向发起进攻,在渡河过程中,突然遭到越军炮火的连续不断袭击,伤亡严重,前进受阻。为保障渡河部队安全,步兵380团指挥员请求我128师107火箭炮予以炮火支援,压制温沟敌人迫击炮阵地。由于该营事先没有受领支援步兵渡河的任务,发射阵地配置在距离渡场较近的无名高地反斜面上,因此阵地最低表尺较大,小于最低表尺,不能对敌人迫击炮阵地实施射击。为了坚决完成步兵指挥员赋予的战斗任务,我团107火箭营营长梁华南(广西人)根据目标的性质、射击任务和周围的地形情况,主动请求将十连撤离主阵地,向南机动1800米,占领临时发射阵地,实施抵近射击。十连在全营的协助下,把火炮向前机动了1600米,当进至距新阵地200米时,被一片水网稻田挡住了去路,面对复杂的地形情况,连长赵华忠,副连长朱福山果断定下决心,迅速组织全连分解火炮,克服道路狭窄、稻田泥泞、山高坡陡、杂草丛生等诸多困难,采取人拉、肩扛的办法,硬是把6门火炮抬上了扁福渡口东侧海拔350米的长形高地。占领发射阵地之后,十连于10时5分完成了射击准备,随即对正在向我军射击的越军迫击炮阵地行一个齐射,炸点全部覆盖目标,敌迫击炮阵地当即被摧毁,为步兵顺利渡河扫清了障碍。为隐蔽企图,避免遭敌人火力报复,十连奉命撤回原阵地。11时50分步兵渡过了奇穷河,占领了渡口南岸的制高点。12时30分越军在温沟北侧的小树林集结兵力,企图对我军反扑。为了保障步兵主力安全渡河,十连12时46分再次抬炮上山,占领发射阵地。全连指战员团结一致,动作迅速,仅用了43分钟就完成了射击准备。并随即对越军步兵行一个齐射,突然猛烈的炮火打得越军死伤惨重,残余之敌四散溃逃。在射击过程中,十连阵地遭到越军纵深内炮火袭击,有几发炮弹落在阵地附近,为了狠狠打击敌人,支援步兵战斗,全连指战员英勇顽强,不怕牺牲,在敌人炮火的威胁下,坚持战斗。向敌人又行一个齐射,将残余之敌大部歼灭,有力地支援了步兵强渡奇穷河的战斗。此次战斗共消耗炮弹216发,摧毁越军一个迫击炮阵地,压制越军集结步兵,取得了配合步兵歼敌147人的重大战果,保证了步兵迅速渡河,向弥迈山发起进攻。该连战后被荣记集体一等功,这一典型战例被载入我军史册。
对越自卫还击战(来源:网络)
历经战争洗礼,难忘峥嵘岁月
3月5日,中央军委宣布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结束。我师根据战场实情,采取交替掩护的方法陆续撤离主战场,我团撤回国内后,在爱店北侧开设临时指挥所和炮阵地,掩护步兵撤退。在此过程中,我团二营指挥所和火箭炮营阵地先后遭到敌炮火袭击。二营营部计算班班长代银平(洪湖大同湖人)光荣负伤,战后被荣记二等功。
历时28天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打得非常英勇、猛烈,也很艰难和残酷,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,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据统计,我方牺牲近万人,受伤人数2万多,与我同一部队的洪湖籍战友牺牲了7人,其中黄化平是我们曹市镇人,在战斗打响的第一天就牺牲了,这些战友都安葬在广西宁明烈士陵园,2019年清明节前我与战友们专程去祭拜过。
今生能有当兵的历史,一辈子也不后悔。我先后在128师、126师、武警湖北总队工作过,在128师工作时间较长,所以留下的印象更深刻。128师是一支历史辉煌、战绩卓著、英雄辈出的部队。它于1937年诞生在山东渤海之滨,经历了多次改编、整编,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。经历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的战火考验和洗礼。在抗日战争时期,是山东抗日战场的一支威震敌胆的主力军,以“英勇善战,屡建奇功”闻名齐鲁大地。解放战争时期,参加过辽沈、平津战役,从东北打到海南岛,取得歼敌师级参战单位第二,缴获敌装备第一的辉煌战绩。在解放四平、锦州、天津战役中,我师三次单调打攻坚,都出色完成任务,荣获“攻坚老虎”称号。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,创下了“木船打兵舰”的奇迹。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炮兵团又创下了“抬炮上山”,掩护步兵强渡奇穷河的典型战例。128师因军改整编,这支部队已经不存在了,但他的光辉历史永远载入我军史册,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,128师的番号将永远铭记!
在访谈的最后,何先生对我们说:“树高百尺得益根,人贵千乘受惠本,铭记祖德”。这是他的人生感悟,也是一位历经风霜的长者对晚辈的谆谆教诲。
当生命关怀团队结束这次访谈,从何明传先生的家中离开时,小院里的小花微微迎风摆动,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“山河已无恙,吾辈当自强”的意义和重量。
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老兵回忆录还在继续,华中师范大学生命关怀团队也将不遗余力,砥砺前行。
何明传先生接受生命关怀团队访谈
文稿:郑承芳
摄影:郑承芳
编辑:胡 娟
审核:刘曙甲 余 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