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云压顶,寒风凛冽,由武汉通往浠水的高速公路车辆零落。2024年2月的第一天,为了确保准时参与纪念杨冠群烈士诞辰102周年暨牺牲76周年活动仪式,华中师范大学生命关怀服务队与杨冠群的侄子杨先华先生,载着纪念册《革命烈士杨冠群略考》,提前一天驱车前往浠水县城。
浠水县位于长江中游北岸,大别山南麓,曾是鄂东地区抗战的前沿,党的地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1938年10月,日本强盗侵占浠水,并在巴河、兰溪两镇设立军事据点。一时间,整个浠水沦陷,处于血雨腥风之中,年仅十七岁的杨冠群同志奋勇投身革命,参加新四军,历任某区秘书、宣传干事、地下税务局局长、游击队队长等职,最终在1947年团陂沈坳同敌作战时,因敌众我寡,壮烈牺牲,年仅二十六岁。
杨冠群的革命足迹
杨冠群烈士牺牲76周年之际,其家乡浠水县茄子埔村党支部,于2月2日上午举行纪念仪式,此次仪式由现任村书记杨腊民主持,华中师范大学生命关怀服务队受邀参与。
走过蜿蜒山路,映入眼帘的是村民为了抵挡风雨,在烈士墓碑上方临时搭建的塑料棚子。距离仪式开始还有近一个小时,但棚内已有三十余人,他们点燃柴火,围坐取暖,静静地等待着纪念活动的开始。
众人聚集在烈士纪念碑上方的塑料棚内
倾泻的雨水是人们思念的悲痛,烈烈的火焰如同不朽的英灵,纪念仪式正式开始。在杨腊民的主持下,村民们冒着雨,神情肃穆,依次拿着檀香,祭奠英魂。他们一同朝着烈士墓碑三鞠躬,悼念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,缅怀为抗战胜利献出生命的先烈和英雄,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繁荣的盛世。
村书记杨腊民讲述杨冠群烈士一生
杨腊民与杨先华讲述了杨冠群烈士的生平,村民们认真地听着,再一次感受革命先烈的足迹,再一次接受抗战精神的洗礼。前任村书记杨新春拿着手写的烈士祭文,庄重严肃,提出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:“善的启迪,美的憧憬;鸿勋茂业,世代传承。”
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。功垂千古,德重昆仑。纪念仪式结束时,前往杨冠群烈士墓碑的山间小路已是泥泞不堪,形成了多个不规则的水洼,仿佛是浠水这片土地,在为这位年仅二十六岁就献身革命的烈士哭泣。
文稿:王若濛
摄影:王若濛
编辑:胡 娟
审核:刘曙甲 余 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