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9日上午,雨后的武汉,微风中飘来淡淡的花香和大自然清新的气息。在这个宁静的早晨,我们有幸在项目组余老师的带领下,见到了钱鸣教授。
初次接触到一位曾经只存在于新闻和电视报道中的“名人”,我们心情激动而兴奋,同时也略感忐忑。这次采访是想了解钱教授对于生命关怀项目的看法、顾虑,介绍我们的初步构想,并希望得到他的支持。
钱鸣教授
在钱教授热情招待下,我们在客厅就座。钱教授对于生命关怀项目的意义表示肯定。他认为,无论是小时候从父辈一代中所得知的陈年往事,又或者是自己这么多年所经历的点点滴滴,这些或平淡或伟大的故事都十分具有传承价值。他强调,该项目的进行和推广有助于代际传承,帮助年轻一代了解过去不同寻常的经历。
钱教授也表达了对讲述故事可能涉及他人隐私、与主流价值观不同以及技术类故事平淡的三点顾虑。其中钱教授说的一句话令我十分有感触:有些伟大是在平淡中演化而来的。余老师讲述了与其他老师的服务经历,并逐一解答了钱教授的疑虑,强调了尊重当事人想法永远是第一位。钱教授也逐渐放下了顾虑。
在确定与钱教授的访谈安排后,当谈及所需的影像素材时,钱教授咧嘴一笑:“这些资料我保存的很多。”在钱教授的带领下,我们欣赏了钱教授好友赠与的画作,阅读了记录着钱教授与家人往事的故事书籍,并且有幸目睹了多年来保存完好的荣誉证书。更令我们倍感荣幸的是,我们也细细观赏了钱教授五十多年前所做的笔记。所有这些荣耀和保存完好的物品让我对钱教授的敬佩之情更加深厚!
通过这次访谈,我们基本了解了钱教授从小到大的学习、生活、工作经历。他不仅有着极强的自律和学习能力,还有着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感。因此,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,他都能让自己做到最好。九岁独立生活,做饭织毛衣样样拿手;下乡当知青时,不忘学习羽毛球和摄影;恢复高考后考上建筑工程学院,在大学期间完成学业的同时还成为了一名篮球健将;工作之后又在环境保护领域取得各项成就……如今打开他的抽屉,可以看到数不清的证书和聘书,都被完完整整地留存下来,每一张背后都倾注了钱教授的心血。年过花甲的钱教授现在还常常打羽毛球,热爱摄影,坚持写作。当我们看到他将一千多次乘机经历全部保留记录下来时,我们惊叹于他对待一件事的认真与细心,更敬佩他的坚持不懈及数十年如一日对生活的热爱。
这次访谈让我们受益匪浅,激励着我们要以专注和恒心对待学习,明确未来人生的规划,珍视铭记生活中的点滴,追寻自己内心的伟大。
钱鸣教授,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,先后担任过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院副总工程师、武汉纺织大学教授、中节能博实(湖北)环境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。他长期从事市政、轻工、医药、纺织、民用建筑等领域的给排水和环保工作,涉及咨询、设计、环评、工程承包以及科研工作,曾获得国家省部级优秀工程咨询、设计奖8次,拥有2项发明专利。目前,他正在承担国家水专项污泥技术产业化课题,主要研究污泥碳化,致力于推动污泥技术的产业化。钱教授同时担任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、环保部环评技术审查专家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、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、湖北省环保产业协会常务理事、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专家(顾问)委员会委员等职务。
文稿:刘 媛
摄影:张家语
编辑:胡 娟
审核:刘曙甲